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磁轨道炮能量效率优化研究
李天亮, 李秋生, 刘真, 刘雨满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4): 146-15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4.016
摘要87)   HTML5)    PDF (1355KB)(71)   

针对易损性不同的空袭目标“订制”不同能量的拦截弹丸是电磁轨道炮的重要技术优势,针对弹丸特定预期炮口速度,轨道炮电源端不同的电压、激励电流、轨道不同尺寸等参数构成了存在较多可行解的解空间,自然存在最优解问题。以弹丸炮口速度、系统能量效率最优为目标,设计了4个逐次递进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将求解空间逐步拓展至弹丸质量、轨道尺寸、电源电容、电压,特别是放电时序等参数,通过对轨道端、电源端的参数空间寻优,求出系统帕累托最优解,基于最优解对轨道炮的系统效率和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分析结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集总参数模型的电磁轨道炮激励电流仿真
李天亮, 高海燕, 申慧君, 王大朋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4): 110-11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4.014
摘要292)   HTML11)    PDF (1045KB)(293)   

电磁轨道炮激励电流仿真是研究轨道炮系统性能的基础和核心,基于电磁轨道炮系统等效电路,对轨道炮的脉冲电源、轨道、电枢、电枢和轨道的滑动电接触等分系统分别建模,形成集总参数的电磁轨道炮数学模型。采用Dommel-EMTP算法,对电源中各脉冲形成单元电流和电压求解,进而得出系统的总激励电流、电枢运动的速度、位移等参数。与实测数据对比,激励电流和电枢炮口速度仿真结果相对误差均不超过4%,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轨道炮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电磁轨道炮电枢前感应磁场特性及其受力分析
李天亮, 殷大虎, 陈烺中, 乔朋朋
现代防御技术    2021, 49 (4): 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1.04.001
摘要1923)      PDF (1067KB)(1418)   
电枢是电磁轨道炮中核心运动部件,也是将轨道炮系统电磁能转化为弹丸动能的媒介,电枢前的感应磁场、通流电流是推动电枢运动的根本原因,也直接决定了轨道炮系统的能量转化率。暂未考虑轨道电阻、电流趋肤效应等影响,基于面电流假设,建立了电枢前电磁感应强度场计算模型,以及电枢所受电磁力模型,基于仿真结果,研究了电枢前感应磁场强度分布特性,分析了轨道通流长度对感应磁场及电枢受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