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栏
一种联翼式平流层飞艇的总体设计
韩庆, 乔梁, 秦琪
2020, 48(1):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1
摘要
(
378
)
PDF
(4047KB) (
10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比分析现有平流层飞艇,提出了一种常规流线型升力艇加中间机翼设计的联翼式平流层飞艇,对其进行了总体设计、关键部件设计和数字化建模,经过气动可行性分析以及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方案进行了初步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设计具有可行性。该飞艇可在临近空间范围内长时间续航,为远程侦察、情报探测、国土勘测、灾情获取、通信等提供搭载平台,对未来临近空间飞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
新型重点区域无人机防控系统
张进, 薛德鑫, 王奉甲
2020, 48(1): 11-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2
摘要
(
488
)
PDF
(4076KB) (
1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低小慢”无人机对重点区域的低空安全威胁越来越大。针对国内外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防控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2个子系统有机集成于一体,充分弥补了各自的优劣势,并突破了多目标协同打击、远程协助打击等关键技术。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机场进行了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的试点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打击以及远程协助打击能力。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的构建是对反无人机系统领域的一个重要探索,对未来新型反无人机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种空中目标航迹聚类方法研究
梁复台, 李宏权, 孟庆文, 蔡莉
2020, 48(1): 19-2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3
摘要
(
493
)
PDF
(2893KB) (
1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传统航迹聚类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空中目标航迹聚类方法。首先提出一种航迹自适应拟合算法,对空中目标航迹进行拟合提取航迹特征;然后,在所提取的航迹特征基础上提出基于
k
-means算法的航迹聚类方法,通过对航迹特征点及拟合曲线的聚类,将同一类航迹聚类形成相似航迹簇;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聚类方法的有效性。
导弹技术
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引战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付斯琴, 姬聪生, 姬军鹏
2020, 48(1): 26-3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4
摘要
(
298
)
PDF
(2167KB) (
1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工程应用上的特点,提出了引战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从目标方位识别、战斗部定向方位划分、安全执行机构体制选择和多点起爆同步性4个方面探讨了引战系统可以采用的技术途径和解决方法,可以为类似引战系统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导航、制导与控制
应用PWPF调节器的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研究
田源, 王俊波, 宿敬亚
2020, 48(1): 32-3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5
摘要
(
314
)
PDF
(2190KB) (
9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使用常值推力发动机作为执行机构的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姿态控制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姿态控制器按照控制功能的不同划分为2个主要的子控制器:面向弹体的连续状态子控制器和面向发动机开关逻辑规划的PWPF调制器。应用PWPF调制技术将连续控制器的指令离散化为姿控发动机的开关控制指令,整个控制方法有8个控制参数需要设计。运用相平面方法对系统的相轨迹进行了分析,根据相轨迹的特点提出了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该模块化控制器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复杂非连续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实现了连续控制设计与开关控制设计的有机结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靠有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指挥控制与通信
舰炮射击指挥员指挥决策过程混沌建模与分析
杨绍清, 陶中韬, 黄义
2020, 48(1): 38-4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6
摘要
(
286
)
PDF
(836KB) (
10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许多指挥控制决策模型,都是人在回路的,舰炮射击指挥员指挥决策过程通常也是人在回路的,决策过程涉及心理问题。利用Lefebvre模型,建立了射击指挥员决策过程的混沌模型,分析了指挥员决策过程中的混沌现象,并对舰炮射击指挥员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对于舰炮射击指挥员的培养和人在回路系统的仿真研究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探测跟踪技术
基于新型智能特征集的辐射源个体识别
王上月, 王悦, 高路, 刘鑫, 秦鹏, 曹阳
2020, 48(1): 44-5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7
摘要
(
270
)
PDF
(3077KB) (
1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雷达发射机结构上的差异、使用电子器件的不同,决定了辐射源的唯一性。提出了基于新型智能特征集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频域、时频域、极化域变换并提取特征,构造能够表征每个辐射源的新型智能特征集,然后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同时去掉冗余信息,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集进行主特征提取,最后再用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选取最优RBF核函数来实现个体识别。通过仿真,验证了构建的新型智能特征集可以对辐射源进行唯一的表征,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可以实现对辐射源个体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分别对CW,BPSK,LFM信号进行了仿真,在3 dB信噪比以上都能达到85%以上的识别率,验证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雷达精度飞行试验目标飞机选择分析
郑全普, 郑光勇, 赵文杰, 霍烁烁, 谢婷婷
2020, 48(1): 52-5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8
摘要
(
304
)
PDF
(834KB) (
10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雷达精度飞行试验中,配试飞机的尺寸、形状、RCS等都会对试验数据产生影响。从方位误差、距高误差、高度误差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配试飞机对雷达精度飞行试验数据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计算2种飞机对试验数据产生的误差,提出了运用不同飞机进行雷达精度试验的原则方法,可以用于指导雷达精度试验配试飞机的选择。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无源定位及误差分析
姜智强, 山世浩, 张恒, 黄烽
2020, 48(1): 57-6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09
摘要
(
461
)
PDF
(1585KB) (
10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基于相位差变化率二维无源定位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向误差和测距误差模型。通过分析误差模型发现,相位差变化率误差是影响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采用数字仿真的方式,分析了目标与观测站相对位置、相位差误差对测向误差的影响,以及测向误差、相位差变化率误差对相对测距误差的影响。最后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测距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相对测距误差的快速收敛,进而有效提高了运动观测站对固定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
一种对雷达射频掩护的干扰方法研究
沈义龙, 王坤, 靳浩, 怀洋
2020, 48(1): 62-6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0
摘要
(
335
)
PDF
(2994KB) (
10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分析了噪声干扰以及基于下降沿触发式的相参干扰在对抗雷达射频掩护中的不足,着重在干扰反应时间及频率捷变信号适应性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了基于下降沿触发式的相参干扰反应时间长、易被操作手识别,且无法适应频率捷变信号等缺陷。为此,提出了基于脉冲簇识别的干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对抗雷达射频掩护中的优势,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综合保障性技术
储运条件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响应研究综述
李天鹏, 刘跃龙, 安振涛
2020, 48(1): 68-7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1
摘要
(
348
)
PDF
(1010KB) (
10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储运条件下,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经历温度载荷和振动载荷作用,药柱在瞬时作用下的应力应变集中或在长期作用时的性能退化均可能会影响其使用安全。区分固化降温、低温载荷和循环温度载荷3种情况,梳理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不同温度载荷下的响应变化特点和规律;区分公路运输载荷、舰载振动载荷和挂飞振动载荷3种情况,梳理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不同振动载荷下的响应变化特点和规律,并提出开展储运条件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响应研究的建议,为其在储运条件下开展结构完整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地空导弹装备基地级维修合同商保障能力研究
陈佳希, 原艳斌, 岳晓蕊
2020, 48(1): 74-7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2
摘要
(
329
)
PDF
(1615KB) (
9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地级维修保障是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之一。作为高精尖装备的地空导弹装备,引入以装备研制企业为代表的合同商保障能够有效提高武器系统的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对地空导弹装备基地级维修保障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归类,列出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参数,规定了合同商保障的企业准入机制,并提出了以任务-评估关联矩阵模型为基础的合同商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为军方合理选择和评估合同商基地级维修保障能力提供有益借鉴。最后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复杂装备体系RMS要求论证与评价技术研究
范永欣, 潘兴, 王可, 张艳梅, 郭啸峰
2020, 48(1): 80-8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3
摘要
(
426
)
PDF
(5457KB) (
10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复杂装备体系RMS要求论证与评价的特点,通过对复杂装备体系RMS要求及能力分析、体系结构分析和仿真评价等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符合复杂装备体系RMS要求论证与评价的程序与技术,并给出基于上述技术的软件平台架构思路,从而为开展强调体系化、实战化的新一代复杂装备体系RMS要求论证与评价工作提供了思路及方法。
改进突变级数法的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模型
施端阳, 胡冰, 陈嘉勋, 董兴阳
2020, 48(1): 89-9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4
摘要
(
308
)
PDF
(840KB) (
10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雷达装备保障性的影响因素繁多,且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根据雷达装备保障性的要求,构建了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调整法对初始综合值进行调整,以改进突变级数法中综合评估值整体接近于1的问题,从而更直观地反映评估值的大小与等级。设计了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科学、有效地评估雷达装备的保障性等级。
测试、发控技术
提高近场测量系统隔离度的方法研究
沈小玲, 冯孝斌, 张达凯, 刘胤凯, 张云, 冯雨
2020, 48(1): 95-9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5
摘要
(
374
)
PDF
(2360KB) (
9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场电磁散射特性测量中,发射机发出的大功率信号直接或经反射后进入接收机,容易引起接收机阻塞;同时发射信号经功率放大器后波形改变出现较长的拖尾,拖尾信号与经过目标散射后的回波信号叠加后同时进入接收机,回波信号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系统隔离度较差,以上问题将会导致接收机动态范围不足,系统测量能力受到制约。通过采用时域滤波、天线优化设计等给出了一种提高近场电磁散射特性测量收发隔离度、改善低RCS(radar cross-section)测量性能的设计方法。
仿真技术
平行系统理论在体系对抗训练中的应用初探
谢堂涛, 易方, 梅光焜
2020, 48(1): 100-10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6
摘要
(
289
)
PDF
(1204KB) (
1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述了体系对抗训练的必要性,并根据平行系统理论中的ACP方法,对体系对抗训练中的平行系统构建、计算实验及平行执行进行了初步建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采用将体系对抗训练中实际系统存在的自然要素和作战部队要素分别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和基于agent仿真方法投影到虚拟战场空间的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从而方便对作战行动的效果投影进行分析。对在体系对抗训练人工系统中如何进行计算实验及人工系统与实际系统如何平行运行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构建实际可用的体系对抗平行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
改进群智能算法多目标干扰决策
陈奕琪
2020, 48(1): 107-11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0.01.017
摘要
(
344
)
PDF
(1204KB) (
9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何运用有限的干扰资源获得最大的干扰效益是电子对抗研究的重点技术之一,针对协同电子对抗,提出一种最优干扰决策方法,解决对抗资源和雷达目标数量不等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围绕组网雷达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2个评估指标,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协同干扰决策任务模型。针对传统人工蜂群和蚁群算法流程寻优缓慢的问题,在候选解的搜索中自适应地增加与当次迭代最优解的交叉运算,给出两改进算法对模型的通用求解步骤,通过仿真验证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作者须知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