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面向海战场下无人集群作战发展研究综述
    王科翔, 卢野, 李银城, 陈硕, 费陈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3): 11-2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3.002
    摘要939)   HTML23)    PDF (2353KB)(105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系统在军事领域,尤其是海上作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新型作战方式。回顾了海战场无人集群作战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各国在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探讨其在海上作战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面向海战场的无人集群作战体系框架,涵盖作战平台、通信网络、任务应用及指挥控制等多个层面,并深入探讨侦察监视、火力打击等核心职能任务。还剖析了海战场无人集群作战的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海战场无人集群作战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技术融合、作战样式多样化与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潜力与挑战,旨在为推动无人集群技术在海战场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忠诚僚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作战场景
    于澎, 魏群烁, 刘伟, 李勐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3): 23-3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3.003
    摘要1127)   HTML17)    PDF (2858KB)(989)   

    近几年来,以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为主要作战模式,将颠覆传统空中作战模式的“忠诚僚机”备受关注。通过研究美、俄、澳等国“忠诚僚机”项目的进展,预判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态势感知、电子对抗、分布杀伤、软穿硬穿等穿透性制空作战场景,深入分析了“忠诚僚机”在体系对抗中的作战需求、作战流程与作战应用模式,可为攻防体系对抗研究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精确空投系统研究进展及趋势
    姜涛, 鲁航, 田德宇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37-4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4
    摘要418)   HTML20)    PDF (916KB)(871)   

    精确空投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军事补给的根本性变革,实现了装备、军需品适时、适地、适量的补给,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全面提高了部队的部署和保障能力。根据精确空投伞降系统类型对国内外精确空投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同时对影响精确空投系统补给能力关键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城市环境下无人机群目标打击航迹规划
    费陈, 赵亮, 贺拥亮, 李银城, 徐嵩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1
    摘要873)   HTML638)    PDF (2274KB)(822)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无人机目标打击问题,引入一种基于电鳗觅食优化算法的无人机目标打击方法。该方法首先设置稀疏环境无敌防守和密集环境有敌防守2种场景并设计相应的约束条件和航迹优化代价函数以符合城市环境飞行需求,然后通过电鳗觅食优化算法(electric eel foraging optimization,EEFO)为无人机规划出一条合理的目标打击轨迹,最后得到其飞行轨迹和适应度值,并与SO,SCA,WOA,MFO,HHO 5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疏环境无敌防守场景下EEFO算法比其他五种算法具有更高的轨迹规划效率和稳定性,消耗的航迹代价最小且收敛更快;在密集环境有敌防守场景下EEFO算法与其他5种算法相比,所规划出的目标打击轨迹最优且消耗的航迹代价收敛趋势更好,任务完成度最高,具有更好的表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一种近地空间航天器相对论自主天文导航新方法
    詹先军, 王新龙, 孙秀聪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1
    摘要781)   HTML723)    PDF (1552KB)(813)   

    相对论导航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高精度自主天文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星光引力偏折和恒星光行差这两类相对论效应与航天器位置、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航天器的位置、速度信息。可见,关系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相对论导航的精度。然而,目前在建立星光引力偏折与航天器位置的关系模型时,仅考虑离航天器最近天体引力的影响,而星光引力偏折不仅与航天器到天体的距离有关,还与天体引力系数、恒星-天体间的夹角等因素有关。为此,以近地空间航天器为对象,综合考虑多个天体引起的星光引力偏折,建立了星光引力偏折与航天器位置的关系模型,以及恒星光行差与航天器速度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光学干涉仪测得高精度恒星角距信息,结合轨道动力学模型和最优估计算法,得到航天器高精度位置和速度信息。最后,仿真验证表明,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恒星角距测量精度为1 mas时,所提方法的位置和速度误差小于100 m和0.01 m/s。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吴润泽, 彭维仕, 马医选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63-7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7
    摘要1046)   HTML10)    PDF (1430KB)(735)   

    无人机蜂群攻防战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能够改变战争态势的作战样式,但目前研究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文章较少,且常见的评估方法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指标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组合赋权,运用改进TOPSIS法评估的反无人机蜂群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利用“感知-判断-决策-打击”(OODA)环构建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使用FAHP-CRITIC法计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利用改进TOPSIS法对不同方案效能值进行排序优选。通过对照实验数据验证了使用改进TOPSIS法的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正确合理性。研究工作为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种基于RGCN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方法
    郁春来, 冯明月, 金宏斌, 张福群, 张强飞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120-12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13
    摘要236)   HTML2)    PDF (1906KB)(667)   

    多功能雷达因其灵活的工作模式和捷变的波形特征,可并行执行多种任务等优势,已获得广泛应用,对雷达情报侦察对抗带来了极大挑战。识别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是后续威胁评估、自适应对抗和引导攻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雷达对抗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以典型多功能雷达为研究对象,对典型的作战场景仿真建模,在深入分析多功能雷达不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图卷积网络(relation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RGCN)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并行化处理,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与特征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可变形飞行器总体收益评估及优化方法综述
    李喜茹, 白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2): 1-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2.001
    摘要204)   HTML415)    PDF (4742KB)(544)   

    可变形飞行器根据需要适时改变气动布局,优化全任务段的气动和飞行性能,提升其总体性能,拓展任务剖面,是未来飞行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可变形飞行器有总体收益是可变形技术能够落地的关键前提条件,指出可变形飞行器总体收益评估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自2000年以来可变形飞行器总体收益评估的研究现状,包括飞行器类型、变形方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等,从性能收益、综合收益2个方面梳理了可变形飞行器总体收益,总体收益评估结果表明:变形技术带来的收益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巨大,使用变形技术使得单项总体性能指标最大提高21%,大多数单项总体性能指标提高不超过10%,也存在使用变形技术总体性能收益低于1%,甚至没有收益的情况;使用变形技术可以使得部分总体性能获得收益,但也会导致某些总体性能下降,增加生产制造及维护成本等;方案论证、详细设计、生产试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评估出来的总体收益逐步减小。归纳了提高收益的优化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总体收益评估存在的问题,对可变形飞行器总体收益评估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给出了发展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天基信息支援在超远程防空作战中的应用研究
    刘科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9-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2
    摘要804)   HTML95)    PDF (843KB)(493)   

    超远程防空致力于将来袭目标拒止于千里以外,需要打击链、指控链、情报链“三链”之间的密切配合。针对超远程防空这一改变战争规则的创新战法,剖析了打击链、指控链和情报链的各个过程,提出了天基信息直接支援模式,研究了天基信息直接支援在超远程防空作战中的应用,对天基信息直接支援如何赋能打击链、指控链和情报链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未来超远程防空作战信息支持系统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性能研究与作战分析
    赵佳钏, 姚张奕, 陈国良, 李博雅, 金天燚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2): 19-2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2.002
    摘要1865)   HTML32)    PDF (2463KB)(491)   

    对以色列“铁穹”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在简要介绍“铁穹”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塔米尔”(Tamir)导弹的总体方案、气动特性、探测制导及战斗部设计方案。并对“铁穹”系统部署以来的作战应用情况进行整理,通过对“铁穹”系统效能展开分析,对单营套“铁穹”系统面对火箭弹饱和攻击的拦截能力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铁穹”系统的发展路径对国外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多特征联合的雷达脉冲重复间隔调制类型识别
    刘峻臣, 严波, 赵春雷, 周文忠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129-13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14
    摘要170)   HTML4)    PDF (2284KB)(442)   

    针对现有雷达脉冲重复间隔(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PRI)调制类型识别准确率不高、受脉冲丢失与虚假脉冲影响较大和对判定门限设置敏感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联合的雷达PRI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利用密度聚类的思想去除无关脉冲,实现脉冲序列的预处理,降低脉冲丢失和虚假脉冲对脉冲序列规律的影响,再利用统计方法分别求取信号时间差的稳定性特征、二阶差分变化特征、连续性特征以及脉冲对匹配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对提取特征进行训练与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RI调制类型的识别准确率高,并且有较好的抗脉冲丢失与抗虚假脉冲的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国外地面装备伪装器材进展研究
    李幸豪, 薛清华, 贾彦翔, 张冲, 孙志岗, 杨向东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2): 27-3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2.003
    摘要336)   HTML30)    PDF (6975KB)(411)   

    伪装防护是防空反导地面装备对抗空天侦察和精确打击的有效手段之一。重点研究了近几年国外地面装备伪装防护器材的发展动态,梳理了国外瑞典萨博防务(SAAB)、以色列Fibrotex科技(Fibrotex)、美国i2K防御(i2K defense)、俄罗斯Rusbal等研究机构的新技术进展,分析了国外地面装备隐真和示假技术途径发展趋势,为未来防空反导体系地面装备伪装防护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对提升攻防对抗环境下装备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MR-WPA的无人机蜂群多目标打击任务分配
    费陈, 赵亮, 李银城, 王树泉, 段正裕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3):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3.001
    摘要741)   HTML175)    PDF (1610KB)(374)   

    无人机凭借其高机动性和高耦合性,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军事领域,无人机蜂群的多目标任务分配具有关键意义。结合国内外无人机任务分配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针对传统算法在复杂任务中存在的鲁棒性不足、收敛速度慢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规则机制的改进狼群算法进行求解,构建以最大化打击收益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对方目标航程、攻击威胁及价值等因素。通过设计自主游走的头狼生成规则、多策略探狼游走规则和自适应步长的猛狼围攻规则,平衡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显著提升搜索效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其他启发式算法相比,该算法具备更快的优化速度和更优的性能,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张鹏, 冯柯, 赵凯, 宫建成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24-3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4
    摘要1859)   HTML77)    PDF (1293KB)(327)   

    防空体系网络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适应反空袭作战、应对空天威胁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和新作战理论推动和牵引的需要,是适应体系智能化、网络化作战的必然选择。作为评判防空作战胜负的关键依据,如何对新模式下的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进行评估已经成为迫切任务。通过总结当前领域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现状,阐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空体系网络化作战趋势,提出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由“简单和”转变为“涌现和”,由“单一结果”转变为“结果云”,由“指标树”转变为“指标网”,为后续具有显著网络化特征的复杂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度量学习的半监督空中目标作战意图识别
    张晨浩, 周焰, 梁复台, 周通, 宋子豪, 袁凯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52-6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6
    摘要288)   HTML8)    PDF (1228KB)(325)   

    空中战场态势是对空中战场中所有参与方行动和状态的总体描述,而目标作战意图识别则为空中战场态势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为了解决在激烈对抗、快速演化的空中战场态势背景下,大量已标记的空中目标战场态势数据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度量学习的半监督空中目标作战意图识别模型。该模型提供了一种从无标签样本中发掘潜在模式的方法,缓解了对大量标记数据的需求。模型通过目标时序数据编码器对目标序列数据进行降维并得到其嵌入表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别度量已标记的目标序列与意图类型、未标记的目标序列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对应的损失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标签样本不同占比为30%、40%和50%的情况下,该模型识别空中目标作战意图的准确率分别为86%、89%和91%。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蜂群作战的启发式目标分配方法
    魏喜庆, 杜厦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47-5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7
    摘要1148)   HTML53)    PDF (444KB)(293)   

    由于低成本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蜂群作战正在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随着蜂群规模的增加,高效的目标分配算法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了提高目标分配的计算效率,利用目标集群的剩余价值作为优化目标,使用贪婪算法分步选取局部最优解,最终获取目标分配的近似全局最优解。通过对典型目标分配问题的仿真,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网络防御系统风险评价研究
    胡航, 刘鹏程, 张玉臣, 王梅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88-9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10
    摘要209)   HTML3)    PDF (961KB)(281)   

    网络防御系统具有兼顾安全性及稳定性需求的特点,为有效提升其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构建网络防御系统综合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调研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网络防御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连续有序加权平均算子(COWA)和熵权法(EWM)计算风险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引入博弈论确定最优组合权重,并运用模糊物元法确定网络防御系统风险评价等级。以某局域网平台项目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网络防御系统风险评价提供有效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
    邱浩楠, 何明, 韩伟, 徐昕, 陈浩天, 危怡然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11-2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2
    摘要997)   HTML46)    PDF (3033KB)(265)   

    无人机集群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新质作战力量。为解决多任务驱动下无人机集群的形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分析了鸟群行为模式,总结了以麻雀群为例的鸟群聚集御敌行为特征通过引入向心/离心对偶力,建立“突变”交互规则,构建了基于四规则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模型定义了控制参量和序参量,通过调控关键控制参量,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的相变控制,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经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最优参数求解,有序相形成周期均缩短了近70%,验证了方法的优化可行性。该方法可望在无人机集群侦察感知、应急救援等任务中广泛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平行战场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高慧芳, 谷国贤, 侯青剑, 周妍, 王亮亮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2): 82-9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2.009
    摘要1067)   HTML17)    PDF (1436KB)(262)   

    面向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建立数字平行战场系统,对分析实际战场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平行系统、数字孪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执行的ACP方法,提出了数字平行战场系统的构建思路,从战场实体、服务、孪生数据以及孪生体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战场的构建过程,同时,分析了实际战场和人工战场的平行执行流程。所提方法可以为指挥员更快和更准地设计作战方案、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作战协同、指挥控制战局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于勇政, 王伟, 蒲治伟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23-3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3
    摘要174)   HTML20)    PDF (5262KB)(261)   

    针对多平台被动、主动雷达探测信息异步和高密度杂波混叠导致多目标状态估计精度下降与多目标数量过度估计的问题,提出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构建多目标跟踪模型,并分析了现有算法易受杂波影响的机理。推导了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根据目标速度和可容忍误差设置容忍时间参数,将异步时间较短的探测信息近似为同步,利用关联算法筛选来源于同一目标的被动、主动雷达信息,利用最小方差加权融合提升探测精度,而随机分布的杂波由于角度数值差距较大导致难以关联而被剔除。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现有算法提升了多目标状态估计精度,减少多目标数量过度估计情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