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空中目标作战意图识别研究综述
    张晨浩, 周焰, 蔡益朝, 郭佳琦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4): 1-1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4.001
    摘要5404)   HTML3515)    PDF (762KB)(4374)   

    随着战争形式的不断演变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空中战场态势日益复杂,迅速准确地识别目标作战意图是战场态势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为指挥员的决策提供辅助信息,有利于掌握战争主动权。首先介绍了目标意图识别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模型,界定了目标意图和意图识别的定义概念,从作战指挥决策流程和信息融合流程2个方面确定了目标意图识别的地位和重要性;其次目标特征和意图空间分别作为意图识别的输入属性和识别框架,是意图识别的基础并对此进行了综述;然后综述规则和模板匹配、证据理论、贝叶斯网络、传统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5类常见的目标意图识别方法,介绍了每种识别方法的基本机理和识别过程,总结了其优缺点;最后对比分析了5类目标作战意图识别方法的性能,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多旋翼无人机噪声源跟踪定位系统研发及测试
    何敬玉, 刘吉铮, 杨志晨, 汪冬冬, 欧平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1
    摘要5450)   HTML2902)    PDF (3666KB)(4030)   

    多旋翼无人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设施的威胁。针对低慢小多旋翼无人机的跟踪探测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多旋翼无人机跟踪探测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无人机噪声信号,进而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波束形成时频声源定位算法进行无人机噪声源定位,最后融合了麦克风阵列反演得到的多旋翼无人机位置和视频采集到的图像。经过在全消声室环境中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该定位系统能准确实时跟踪定位无人机的横向飞行和上下飞行;即使在摄像头盲区也能准确探测无人机位置,有效弥补了视频探测的不足;该系统的定位精度为92.2%,优于同类系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探讨
    姚保寅, 毛磊, 王智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2): 33-4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2.004
    摘要4328)   HTML380)    PDF (1730KB)(3429)   

    人工智能技术被各主要强国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尖端技术之一,有望提升航天装备可靠性、快速性和自主性,从而产生颠覆性影响。简要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态势及其在航天装备中的应用态势。建立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维度,从运载火箭、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载人飞船、太空态势感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场景。最后,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的趋势。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国外六代机发展及作战概念分析
    赵保军, 陈士涛, 李大喜, 赵然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6): 19-2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6.003
    摘要5740)   HTML368)    PDF (1360KB)(3342)   

    为了辨识国外下一代战斗机对地面防空系统构成的潜在威胁,针对六代机发展,系统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德等国家的六代机发展计划及进展,辨识了国外六代机的典型能力特征及需求,分析了六代机的典型作战概念。通过分析初步辨识了六代机典型作战模式,为未来地面防空系统的发展提供威胁驱动和方向牵引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美太空军事战略发展分析及对空间安全的影响研究
    陆红亚, 王倩, 陈悦, 崔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3): 31-3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3.004
    摘要2450)   HTML141)    PDF (1873KB)(2837)   

    太空军事战略是太空军事力量发展的指导和依据,通过梳理近年来美太空军事战略的内容,分析和解读其战略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对太空军事化发展态势建立正确认识。美太空军事战略呈现出发展太空主动对抗理论、向太空独立作战域转变、推动战役战术应用和加强与商盟结合的趋势。进一步剖析了美太空军事战略对其太空力量建设的影响及对空间态势、空间活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我国的太空作战力量建设和制天权争夺提供一定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弹药安全性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刘国亮, 焦纲领, 马营, 胡杰, 师维江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07-1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13
    摘要5959)   HTML263)    PDF (1588KB)(2723)   

    针对弹药自身受到敌方攻击或操作不当发生意外时的安全事故以及高价值武器平台弹药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大量资料调研,在总结和分析西方军事强国弹药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考核试验类型以及国内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详细给出了被试弹药进行跌落、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快速烤燃、慢速烤燃、殉爆、射流冲击、制动冲脱8种弹药安全性的试验考核方法,并对弹药受到刺激后的反应类型、反应等级给出了相应的考核评定方法,对我国弹药安全性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发展概况与防御体系研究
    李宏宇, 尹童, 敦晓彪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6):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6.001
    摘要7004)   HTML8541)    PDF (921KB)(2708)   

    俄罗斯首次使用“匕首”高超声速武器在实战中摧毁了乌克兰一处大型地下仓库,使得世界各国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重视程度和紧迫感日益增强;高超声速武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飞行轨迹预测难等优势,使得传统导弹防御体系“一夜瘫痪”。随着世界各国加快高超声速技术武器化,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也在同步开展建设。针对国外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问题,深入分析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现状以及美俄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概况,并且梳理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推动先进防御技术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面向联合作战的美国空军任务式指挥模式探析
    宗凯彬, 安飞, 赵文婷, 颜留单, 刘海军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3): 66-7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3.008
    摘要1909)   HTML80)    PDF (1674KB)(2705)   

    2021年4月,美国空军柯蒂斯·李梅条令制定和教育中心正式发布《空军条令出版物1:空军》(AFDP-1)(2021年3月10日版),完成对空军基本条令卷1和卷2的重大更新,该条令作为美国空军的最基本条令,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指导美国空军的作战行动。在此次更新的AFDP-1条令中明确提出,要将任务式指挥作为空中力量指挥控制的基本理念,通过“集中指挥、分布式控制和分散执行”的作战控制方式,取代传统上以“集中控制和分散执行”为核心的空中力量运用原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支撑未来美军作战概念、体系架构和装备形态的持续演进,为在大国竞争和强敌对抗背景下获取优势奠定基础。针对此次美国空军基础作战条令的显著变革,将从改革背景与改革动因、任务式指挥基本原则、任务式指挥实现方式,以及任务式指挥与集中式指挥间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剖析,深入洞察美军此次变革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并总结此次变革带来的启示和意义,为后续制定应对措施和规划发展路线提供参考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国外无人机蜂群作战样式进展及反蜂群策略研究
    王瑞杰, 王得朝, 丰璐, 赵正党, 陈浙梁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4): 1-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4.001
    摘要1255)   HTML348)    PDF (1155KB)(2669)   

    科技进步和军事需求的联合推动下,无人机蜂群作战成为一种新兴的并能够改变战争规则的颠覆性作战样式,各军事强国围绕“蜂群技术和战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介绍了无人机蜂群的作战概念及优势,归纳了国外无人机蜂群作战样式的进展状况。基于传统装备反蜂群能力不足与缺点,总结与分析了反蜂群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并针对反蜂群发展手段强、运用弱的现状,提出杀伤链动态构建策略,为后续综合利用多种反蜂群装备实现体系化对抗,提升防空体系整体效能奠定了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杀伤链与杀伤网解析
    唐毓燕, 李芳芳, 张振宇, 李蕾, 李陟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1
    摘要10198)   HTML9267)    PDF (6860KB)(2647)   

    根据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情况及杀伤链、杀伤网作战概念,结合美国陆基中段防御朝鲜来袭洲际弹道导弹典型用例,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杀伤链中信息链、时间链、能量链、识别链、精度链5条子链的内涵与闭合性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典型用例剖析了美国本土与海外战区弹道导弹防御杀伤网,分析了其综合防御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智能化空天防御作战体系架构设计方法研究
    李小波, 王蒙一, 廖咏一, 黄智捷, 王涛, 王维平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2): 1-1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2.001
    摘要2788)   HTML1400)    PDF (2546KB)(2640)   

    在潜在威胁日趋智能化和当前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双重推动下,空天防御作战体系不是装备和技术的线性叠加与机械堆砌,而是一个各作战要素有机融合、动态适变与持续演进的综合智能体。在分析智能化空天防御作战体系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智能化设计范式与理念,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从兵力节点、兵力关系、适变机制3个方面探讨了智能化赋能架构设计的关键技术。该方法为空天防御力量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智能化方法参考,有助于提升空天防御作战体系建设与运用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无人机支援地面防空作战研究
    宋占福, 赵全习, 胡文志, 黄懿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5): 22-2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5.004
    摘要5468)   HTML420)    PDF (746KB)(2523)   

    无人机以其低成本、低伤亡、多能高效的优势,不断改变战争的交战规则,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根据无人机支援作战的优势,探索无人机在预警探测、电子对抗、信息通联、引导打击、伪装防护、运输投送、实战化训练等防空作战中的支援行动,提出无人机在地面防空部队的发展建议,对无人机快速融入防空作战体系,提升防空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美军杀伤网概念研究及对我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启示
    王玉茜, 曹亚杰, 佘晓琼, 廖咏一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6): 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6.001
    摘要1158)   HTML483)    PDF (2152KB)(2412)   

    DARPA寻求从杀伤链转向杀伤网,意图利用信息网络构建高度分散的杀伤网,形成难以预测的杀伤链。美空军在试验旗体系下开展“橙旗”“翠旗”和“黑旗”试验,探索杀伤网概念的落地应用。首先,围绕杀伤网作战概念,阐述杀伤网与杀伤链的内涵与差异;其次,理清DARPA“自适应跨域杀伤网”项目的发展背景,分析其基于电子商务“供应商—消费者”框架的架构设计,总结其“跨域杀伤网协商与实例化的实时推理分析”软件针对项目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情况;再次,从作战管理、体系架构、安全通信、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构建杀伤网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瞄准构建未来防御作战弹性杀伤网,从技术角度给出建设我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跨域分布式防御作战及关键技术研究
    张文杰, 郭峰, 高谦, 王世凯, 李启, 钟少康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1-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2
    摘要7715)   HTML694)    PDF (741KB)(2251)   

    随着信息化装备的高速发展,作战样式也在不断变化与进步,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作战将成为必然。空中作战平台具有机动性能好、视野广阔、态势感知能力强等优势,而地面防御装备具有部署隐蔽、火力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采用空中与地面分布式协同的方式,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各军兵种装备利用率,实现更大的作战效能。未来空地协同作战将呈现“立体统一、空地协同、一域多分”等特点,针对未来战场特点,提出了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作战的必要性,给出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特点,剖析了当前防御作战架构的不足,并对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发展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反潜作战制胜机理分析及对抗模式研究
    白卓, 张邦楚, 朱威禹, 杨朋坤, 梁毅雍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36-4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5
    摘要5887)   HTML368)    PDF (3404KB)(2243)   

    针对现有反潜作战存在指挥关系不清晰、信息流向不明确、处置手段单一等问题,从物理域、信息域、智能域3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反潜作战制胜机理及对抗模式。基于动态变化的OODA(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作战环理论,结合反潜装备和作战样式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进行了有人-无人协同反潜作战概念设计,并总结出智能域反潜作战的关键技术需求,为未来低成本、高效反潜作战发展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2022年世界防空反导综述及对我国发展启示
    周桢, 蔡玉洁, 杨阳, 王创维, 张云飞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6): 26-3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6.004
    摘要836)   HTML47)    PDF (1414KB)(1990)   

    2022年世界军事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局势风云变幻,不仅影响了热点地区与国家的装备布局,同时促使各国对未来防空反导能力建设进行深刻思考与动态调整。调研了2022年度美俄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防空反导领域的发展情况,分析梳理了防空反导系统建设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对我国的防空反导发展现状提出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未来复杂空天防御作战能力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无人潜航器作战运用模式及关键技术
    孙盛智, 苗壮, 李杨, 罗云, 郑卫娟, 盛碧琦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5): 8-1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5.002
    摘要6105)   HTML512)    PDF (1155KB)(1787)   

    随着无人潜航器技术的逐步成熟,研究其在现代水下作战中的运用,是完善未来水下作战理论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无人潜航器实现隐蔽跟踪、发动突然袭击和迷惑敌方攻击的作战需求,从提升水下作战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无人潜航器被动集中式、半主动分布式和驻地分布式3种作战运用模式。为适应未来水下高强度作战节奏,提出无人潜航器深潜通信、自主控制和水下布放与回收等关键技术,为无人潜航器水下作战理论发展提供重要现实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脱靶管”原理的防空导弹脱靶量估算方法
    王激扬, 白风宇, 孙晓峰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2): 49-5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2.006
    摘要3515)   HTML222)    PDF (775KB)(1768)   

    针对防空导弹试验鉴定中非精确测量条件下脱靶量获取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脱靶管”原理的脱靶量估算方法。并针对光学测量和多普勒频率信号测量2种数据源,给出具体算法和算例,算例的结果表明基于“脱靶管”原理的脱靶量计算方法,可在非精确测量条件下,得到较高精度的脱靶量的值,是光学测量数据估算脱靶量的有效手段。同时基于“脱靶管”原理的脱靶量估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较好地解决弹目相对速度未知情况的脱靶量估算问题。该方法具有算法简便快捷、计算精度高、工程实用性好等特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空天防御装备作战管理发展思考
    李芳芳, 刘明阳, 曹东旭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3): 49-5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3.006
    摘要1469)   HTML87)    PDF (621KB)(1749)   

    空天防御装备体系具有组成要素多、分布时空广、协同铰链深、博弈对抗强的特点,对装备要素进行作战管理是提升作战效能的必要手段,国内外实践证明,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分析了空天防御装备作战管理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国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空天防御装备作战管理后续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人工智能防御技术研究与启示
    赵擎天, 李立伟, 陈鑫, 侯立志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55-6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7
    摘要6391)   HTML359)    PDF (1406KB)(1735)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战争形态不断演进。为应对智能化战争带来的挑战,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地位作用,讨论了在军事领域开展人工智能防御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从“硬打击”和“软打击”2个角度,给出了防御反制人工智能武器系统的技术方法和AI安全防御架构;重点分析了污染打击、逆向打击、后门打击和对抗打击的技术原理;最后,从顶层设计、应用审查、数据治理、基础研究、指挥艺术和人机混合智能6个方面给出了加强人工智能防御技术研究的措施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