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空中目标作战意图识别研究综述
    张晨浩, 周焰, 蔡益朝, 郭佳琦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4): 1-1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4.001
    摘要4738)   HTML3497)    PDF (762KB)(3850)   

    随着战争形式的不断演变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空中战场态势日益复杂,迅速准确地识别目标作战意图是战场态势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为指挥员的决策提供辅助信息,有利于掌握战争主动权。首先介绍了目标意图识别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模型,界定了目标意图和意图识别的定义概念,从作战指挥决策流程和信息融合流程2个方面确定了目标意图识别的地位和重要性;其次目标特征和意图空间分别作为意图识别的输入属性和识别框架,是意图识别的基础并对此进行了综述;然后综述规则和模板匹配、证据理论、贝叶斯网络、传统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5类常见的目标意图识别方法,介绍了每种识别方法的基本机理和识别过程,总结了其优缺点;最后对比分析了5类目标作战意图识别方法的性能,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多旋翼无人机噪声源跟踪定位系统研发及测试
    何敬玉, 刘吉铮, 杨志晨, 汪冬冬, 欧平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1
    摘要4966)   HTML2895)    PDF (3666KB)(3760)   

    多旋翼无人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设施的威胁。针对低慢小多旋翼无人机的跟踪探测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多旋翼无人机跟踪探测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无人机噪声信号,进而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波束形成时频声源定位算法进行无人机噪声源定位,最后融合了麦克风阵列反演得到的多旋翼无人机位置和视频采集到的图像。经过在全消声室环境中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该定位系统能准确实时跟踪定位无人机的横向飞行和上下飞行;即使在摄像头盲区也能准确探测无人机位置,有效弥补了视频探测的不足;该系统的定位精度为92.2%,优于同类系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反导作战体系超网络模型与交互机制研究
    罗剑, 于小红, 姜伟, 王杰娟, 陈小卫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3): 1-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3.001
    摘要13899)   HTML11161)    PDF (1891KB)(2446)   

    以反导作战体系运用流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网络的思想,对反导作战体系进行了拓扑抽象,构建了由指控子网、信息子网、交战子网、传感子网组成的反导作战体系运用流程超网模型;深入分析了超网模型静态交互机制,并对节点交互关系进行了数学描述,基于作战阶段时序对反导作战体系网络动态交互机制进行分析,提取出反映各阶段子网内部与子网之间的网络演化特性的特征参数;验证试验表明,网络密度等网络整体特征值呈阶段性变化,信息流、各节点角色和地位随着阶段性任务呈规律性变化,对后续反导作战体系运用流程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美军无人空战装备智能化发展动态及启示
    董康生, 胡伟波, 沈雁鸣, 唐上钦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4): 28-3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4.004
    摘要10328)   HTML523)    PDF (2237KB)(2338)   

    美军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且数量规模和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攀升。为抢占无人智能化作战新的制高点,美军开展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试验。从美军现役无人机装备出发,分析了其主要作战运用特点以及优缺点。针对美军装备无人智能化发展新动态,重点分析了自主空中加油、“忠诚僚机”、弹群协同、算法战、先进作战管理等软硬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并总结了其无人智能化发展呈现出的新规律、新特点。从空战理论、能力技术和装备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无人智能化装备发展的思考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智能化空天防御作战体系架构设计方法研究
    李小波, 王蒙一, 廖咏一, 黄智捷, 王涛, 王维平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2): 1-1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2.001
    摘要1469)   HTML1388)    PDF (2546KB)(2222)   

    在潜在威胁日趋智能化和当前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双重推动下,空天防御作战体系不是装备和技术的线性叠加与机械堆砌,而是一个各作战要素有机融合、动态适变与持续演进的综合智能体。在分析智能化空天防御作战体系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智能化设计范式与理念,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从兵力节点、兵力关系、适变机制3个方面探讨了智能化赋能架构设计的关键技术。该方法为空天防御力量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智能化方法参考,有助于提升空天防御作战体系建设与运用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探讨
    姚保寅, 毛磊, 王智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2): 33-4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2.004
    摘要3969)   HTML369)    PDF (1730KB)(2212)   

    人工智能技术被各主要强国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尖端技术之一,有望提升航天装备可靠性、快速性和自主性,从而产生颠覆性影响。简要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态势及其在航天装备中的应用态势。建立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维度,从运载火箭、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载人飞船、太空态势感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场景。最后,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的趋势。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面向联合作战的美国空军任务式指挥模式探析
    宗凯彬, 安飞, 赵文婷, 颜留单, 刘海军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3): 66-7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3.008
    摘要1635)   HTML74)    PDF (1674KB)(2193)   

    2021年4月,美国空军柯蒂斯·李梅条令制定和教育中心正式发布《空军条令出版物1:空军》(AFDP-1)(2021年3月10日版),完成对空军基本条令卷1和卷2的重大更新,该条令作为美国空军的最基本条令,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指导美国空军的作战行动。在此次更新的AFDP-1条令中明确提出,要将任务式指挥作为空中力量指挥控制的基本理念,通过“集中指挥、分布式控制和分散执行”的作战控制方式,取代传统上以“集中控制和分散执行”为核心的空中力量运用原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支撑未来美军作战概念、体系架构和装备形态的持续演进,为在大国竞争和强敌对抗背景下获取优势奠定基础。针对此次美国空军基础作战条令的显著变革,将从改革背景与改革动因、任务式指挥基本原则、任务式指挥实现方式,以及任务式指挥与集中式指挥间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剖析,深入洞察美军此次变革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并总结此次变革带来的启示和意义,为后续制定应对措施和规划发展路线提供参考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美太空军事战略发展分析及对空间安全的影响研究
    陆红亚, 王倩, 陈悦, 崔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3): 31-3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3.004
    摘要2092)   HTML139)    PDF (1873KB)(2142)   

    太空军事战略是太空军事力量发展的指导和依据,通过梳理近年来美太空军事战略的内容,分析和解读其战略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对太空军事化发展态势建立正确认识。美太空军事战略呈现出发展太空主动对抗理论、向太空独立作战域转变、推动战役战术应用和加强与商盟结合的趋势。进一步剖析了美太空军事战略对其太空力量建设的影响及对空间态势、空间活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我国的太空作战力量建设和制天权争夺提供一定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弹药安全性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刘国亮, 焦纲领, 马营, 胡杰, 师维江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07-1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13
    摘要5786)   HTML260)    PDF (1588KB)(2060)   

    针对弹药自身受到敌方攻击或操作不当发生意外时的安全事故以及高价值武器平台弹药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大量资料调研,在总结和分析西方军事强国弹药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考核试验类型以及国内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详细给出了被试弹药进行跌落、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快速烤燃、慢速烤燃、殉爆、射流冲击、制动冲脱8种弹药安全性的试验考核方法,并对弹药受到刺激后的反应类型、反应等级给出了相应的考核评定方法,对我国弹药安全性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美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控系统(IBCS)研究
    李森, 田海林, 王刚, 李大喜, 吴静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4): 84-10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4.010
    摘要6815)   HTML298)    PDF (6583KB)(2059)   

    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控系统(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battle command system,IBCS),既是支撑美防空炮兵力量转型建设与作战概念创新发展的核心系统,更是深度集成与一体运用多域多型防空反导作战要素的重要平台,其基线型于2022年开始列装部队。在前期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IBCS的系统组成、设备功能、关联关系、部队配置等进行了拓展分析。指出其作战中心“一型装备、多层指挥递阶适配,一套软件、多种角色功能配置”的新质部署能力,并基于作战中心类型配置分析,讨论了IBCS的作战运用模式与特点。结合IBCS系统组成研究,提出了相应启示与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发展概况与防御体系研究
    李宏宇, 尹童, 敦晓彪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6):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6.001
    摘要6827)   HTML8532)    PDF (921KB)(1996)   

    俄罗斯首次使用“匕首”高超声速武器在实战中摧毁了乌克兰一处大型地下仓库,使得世界各国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重视程度和紧迫感日益增强;高超声速武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飞行轨迹预测难等优势,使得传统导弹防御体系“一夜瘫痪”。随着世界各国加快高超声速技术武器化,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也在同步开展建设。针对国外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问题,深入分析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现状以及美俄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概况,并且梳理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推动先进防御技术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无人机支援地面防空作战研究
    宋占福, 赵全习, 胡文志, 黄懿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5): 22-2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5.004
    摘要5357)   HTML417)    PDF (746KB)(1904)   

    无人机以其低成本、低伤亡、多能高效的优势,不断改变战争的交战规则,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根据无人机支援作战的优势,探索无人机在预警探测、电子对抗、信息通联、引导打击、伪装防护、运输投送、实战化训练等防空作战中的支援行动,提出无人机在地面防空部队的发展建议,对无人机快速融入防空作战体系,提升防空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国外六代机发展及作战概念分析
    赵保军, 陈士涛, 李大喜, 赵然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6): 19-2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6.003
    摘要5570)   HTML366)    PDF (1360KB)(1896)   

    为了辨识国外下一代战斗机对地面防空系统构成的潜在威胁,针对六代机发展,系统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德等国家的六代机发展计划及进展,辨识了国外六代机的典型能力特征及需求,分析了六代机的典型作战概念。通过分析初步辨识了六代机典型作战模式,为未来地面防空系统的发展提供威胁驱动和方向牵引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反潜作战制胜机理分析及对抗模式研究
    白卓, 张邦楚, 朱威禹, 杨朋坤, 梁毅雍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36-4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5
    摘要5681)   HTML361)    PDF (3404KB)(1882)   

    针对现有反潜作战存在指挥关系不清晰、信息流向不明确、处置手段单一等问题,从物理域、信息域、智能域3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反潜作战制胜机理及对抗模式。基于动态变化的OODA(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作战环理论,结合反潜装备和作战样式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进行了有人-无人协同反潜作战概念设计,并总结出智能域反潜作战的关键技术需求,为未来低成本、高效反潜作战发展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乘波体飞行器非脆弱预设性能控制
    卜祥伟, 姜宝续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4): 1-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4.001
    摘要15150)   HTML11030)    PDF (1323KB)(1873)   

    针对现有预设性能控制(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PPC)方法在线学习量大、脆弱性缺陷突出的问题,为乘波体飞行器(waverider vehicle, WV)提出了一种无需在线学习参数的非脆弱PPC新方法。通过设计一种具备自调整功能的新型性能函数,为WV的速度子系统与高度子系统分别设计了无需在线学习参数的低复杂度控制律,并避免了反演控制的“微分项膨胀”问题。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预设性能的可达性。相对于现有PPC,所提方法的约束包络能够根据由外部扰动引起的误差波动情况,自主调整其形状,从而避免传统PPC可能存在的控制奇异问题,并弥补了现有PPC方法的脆弱性缺陷。最后,通过数值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效果与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杀伤链与杀伤网解析
    唐毓燕, 李芳芳, 张振宇, 李蕾, 李陟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1
    摘要9960)   HTML9263)    PDF (6860KB)(1834)   

    根据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情况及杀伤链、杀伤网作战概念,结合美国陆基中段防御朝鲜来袭洲际弹道导弹典型用例,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杀伤链中信息链、时间链、能量链、识别链、精度链5条子链的内涵与闭合性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典型用例剖析了美国本土与海外战区弹道导弹防御杀伤网,分析了其综合防御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美军杀伤网概念研究及对我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启示
    王玉茜, 曹亚杰, 佘晓琼, 廖咏一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6): 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6.001
    摘要830)   HTML474)    PDF (2152KB)(1803)   

    DARPA寻求从杀伤链转向杀伤网,意图利用信息网络构建高度分散的杀伤网,形成难以预测的杀伤链。美空军在试验旗体系下开展“橙旗”“翠旗”和“黑旗”试验,探索杀伤网概念的落地应用。首先,围绕杀伤网作战概念,阐述杀伤网与杀伤链的内涵与差异;其次,理清DARPA“自适应跨域杀伤网”项目的发展背景,分析其基于电子商务“供应商—消费者”框架的架构设计,总结其“跨域杀伤网协商与实例化的实时推理分析”软件针对项目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情况;再次,从作战管理、体系架构、安全通信、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构建杀伤网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瞄准构建未来防御作战弹性杀伤网,从技术角度给出建设我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UUV发射潜空导弹的问题探究
    蒋文民, 冯林平, 屈亮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3): 10-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3.002
    摘要12582)   HTML688)    PDF (506KB)(1782)   

    潜艇面对空中反潜威胁时,一直处于被压制的“非对称”态势。随着空中反潜力量的日趋完善,潜艇的防空压力越来越大。立足有效反制空中反潜兵力对潜艇带来的巨大威胁,通过对潜、空兵力平台作战性能的对比分析,借鉴水下无人潜航器(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UUV)发射鱼雷的成熟经验,引入利用UUV发射潜空导弹的概念,分析了UUV发射潜空导弹的优势,同时对UUV发射潜空导弹的技术基础和技术难点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国外无人机蜂群作战样式进展及反蜂群策略研究
    王瑞杰, 王得朝, 丰璐, 赵正党, 陈浙梁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4): 1-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4.001
    摘要808)   HTML341)    PDF (1155KB)(1747)   

    科技进步和军事需求的联合推动下,无人机蜂群作战成为一种新兴的并能够改变战争规则的颠覆性作战样式,各军事强国围绕“蜂群技术和战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介绍了无人机蜂群的作战概念及优势,归纳了国外无人机蜂群作战样式的进展状况。基于传统装备反蜂群能力不足与缺点,总结与分析了反蜂群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并针对反蜂群发展手段强、运用弱的现状,提出杀伤链动态构建策略,为后续综合利用多种反蜂群装备实现体系化对抗,提升防空体系整体效能奠定了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2022年世界防空反导综述及对我国发展启示
    周桢, 蔡玉洁, 杨阳, 王创维, 张云飞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6): 26-3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6.004
    摘要541)   HTML42)    PDF (1414KB)(1735)   

    2022年世界军事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局势风云变幻,不仅影响了热点地区与国家的装备布局,同时促使各国对未来防空反导能力建设进行深刻思考与动态调整。调研了2022年度美俄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防空反导领域的发展情况,分析梳理了防空反导系统建设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对我国的防空反导发展现状提出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未来复杂空天防御作战能力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