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20
    特约稿
    稠密大气中高超声速导引头红外成像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易仕和, 丁浩林
    2020, 48(3):  1-10.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1
    摘要 ( 3838 )   PDF (16175KB) ( 16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将给世界军事变革带来重大影响,进而形成全球军事强国新的空天对抗焦点。在此背景下,高超声速武器与集光、机、电为一体的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结合,将形成各种远程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制导的精确打击武器,实现飞得快而且打得准,进而更加充分地发挥高超声速武器的威力。但是,稠密大气中高超声速导引头红外成像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气动光学效应,严重制约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高超声速武器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高超声速武器精确打击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该技术发展可能遇到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
    专栏
    一种双体导弹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申遂愿, 朱清华, 陈建炜, 王坤, 曾嘉楠, 朱振华, 丁正原
    2020, 48(3):  11-15.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2
    摘要 ( 307 )   PDF (4850KB) ( 10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体导弹是一种通过弹翼将2个单体导弹机体连接为一体的特殊构型导弹,因此具有独特的气动特性。基于FLUENT软件采用S-A(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分析了单体导弹和双体导弹在不同马赫数及迎角状态下的气动特性,研究了2种构型的气动特性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双体导弹较单体导弹拥有更优的升力能力,但其所受阻力更大,升阻比下降;2种构型导弹阻力均随着迎角的增大而减小,且马赫数越大其减小幅度越小。
    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
    基于能力缝隙的装备技术体系论证分析方法
    简平, 熊伟, 刘德生
    2020, 48(3):  16-23.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3
    摘要 ( 299 )   PDF (1884KB) ( 1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装备体系建设发展的主要规律。围绕能力需求、装备建设、技术发展三者关系,研究提出基于能力空间和能力缝隙的技术体系论证分析基本框架,构建了以现有能力分析、目标能力分析、能力缝隙评价、能力-装备-技术映射、技术体系结构视图模型构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体系论证分析基本方法和过程,通过分析装备体系的能力缝隙,构建与之对应的装备技术体系结构,为装备技术体系论证分析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流程。
    基于战争设计的装备作战需求生成方法
    张承龙, 唐明南, 李林林
    2020, 48(3):  24-30.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4
    摘要 ( 407 )   PDF (1763KB) ( 10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战需求生成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牵引,是适应未来威胁、军事斗争的根本保证。研究了国内外装备作战需求生成的发展脉络、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从设计战争的角度开展武器装备作战需求生成方法研究,将研究范围从传统的单一“装备环”扩展到3个“战争环”,明确了未来战争设计内容及装备作战需求生成的设计要素。实践分析表明,基于战争设计的装备作战需求生成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全面性与科学性,可指导装备的能力需求论证、技术方案选择及改进设计,支撑我国装备实战能力的提升。
    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综述
    谢冉
    2020, 48(3):  31-36.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5
    摘要 ( 362 )   PDF (759KB) ( 15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体系对抗,作战体系是典型的复杂系统,需运用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展开研究。论述了各种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系统的特征。介绍了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的工程应用情况,给出了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在作战体系设计中应用的技术路线。
    智能无人作战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
    李林林, 张承龙, 卓志敏
    2020, 48(3):  37-43.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6
    摘要 ( 611 )   PDF (8077KB) ( 1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工智能、控制、通信等技术的成熟,无人系统不断发展,延伸至军事作战领域,无人作战系统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研究了国外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了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以防空作战为背景,提出未来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初步构想,梳理总结了应关注的重点技术方向,为智能无人防空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陆基激光防空武器的特点及应对目标分析
    季军亮, 温玉涛, 罗婷婷, 肖宇
    2020, 48(3):  44-48.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7
    摘要 ( 369 )   PDF (2121KB) ( 10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软部件失效与硬部件毁伤2个方面描述了陆基激光防空武器的杀伤机理,结合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作战特点,预设了武器系统的结构组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武器系统防空作战的瞬时性、灵活性、隐蔽性、持续性、稳固性与可控性等六大特点。以边界阈值为输入对武器系统杀伤区进行了界定,并着眼空袭目标特性,梳理归纳了陆基激光防空武器可有效抗击的6类目标。
    导弹技术
    智能导弹武器系统发展综述
    宗凯彬, 张承龙, 卓志敏
    2020, 48(3):  49-55.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8
    摘要 ( 763 )   PDF (7898KB) ( 1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世界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国争相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纳入其未来发展战略。目前,世界各国已陆续开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化武器装备,且有些已投入实际使用。梳理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对不同智能化装备的性能与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导航、制导与控制
    基于各向异性加权的红外导引头非均匀校正
    高明, 陈伟, 周帆
    2020, 48(3):  56-60.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09
    摘要 ( 262 )   PDF (3921KB) ( 10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外导引头探测器成像的非均匀性严重影响探测性能。针对红外导引头非均匀校正命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加权的红外导引头非均匀性校正算法。首先,简要阐述了红外成像系统的响应模型,分析非均匀校正和图像直方图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入局部各向异性加权的直方图,形成一种高效的红外导引头非均匀校正算法。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出方法无论从实际视觉效果和客观质量评价,还是从处理速度,都具有明显优势。
    指挥控制与通信
    相邻优属度熵权在地面防空部署评估中的应用
    张文博, 李孝军, 张景盛
    2020, 48(3):  61-68.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0
    摘要 ( 255 )   PDF (867KB) ( 8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地面防空部署方案评估优选过程中各评价因素确定权重主观性强,评估方案结果可信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相邻优属度熵权确定权重的方法。运用相邻优属度确定主观权重,熵权法求得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相组合求得综合权重,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对部署方案进行评估优选。通过实例验证表明,相邻优属度熵权在地面防空部署方案中应用价值高,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能有效地解决评估中权重确定难、影响因素随机性大的问题,能使评估优选结果更具可信性。
    探测跟踪技术
    基于PJ模型的蒸发波导敏感性与雷达探测性能分析
    刘勇, 张利军, 朱庆林, 马强
    2020, 48(3):  69-74.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1
    摘要 ( 299 )   PDF (673KB) ( 8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蒸发波导高度是表征蒸发波导强度的重要参数。分析了基于PJ模型的蒸发波导探测系统对气海温差、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传感器误差敏感性。根据测试情况,分析了影响蒸发波导高度的敏感因子。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蒸发波导高度诊断的相对误差在稳定条件、不稳定条件以及中性条件下分别为14.3%、4.22%、8.05%。求解了蒸发波导中电磁波传输的抛物型方程,并运用雷达理论计算了蒸发波导环境中的最大探测距离。
    对舰船反导有源干扰的试验效果评估准则研究
    李仙茂, 林晓烘, 甘厚吉, 汪宏宇
    2020, 48(3):  75-80.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2
    摘要 ( 282 )   PDF (775KB) ( 1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舰船的舷内舷外雷达有源干扰设备在对抗反舰导弹中的干扰效果评估难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舰载有源干扰装备对末制导雷达施放干扰后对抗效果的有效性和定量评定准则,明确了评定准则应用的一般要求,规定了评定准则的试验方法和应用方法。评定准则包括评定指标和指标的评价办法;评定准则的应用包括评定指标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的评定等。
    海杂波反射系数模型及雷达回波信号计算方法
    陈鹏, 贾志考, 苏琪雅, 范庆辉
    2020, 48(3):  81-85.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3
    摘要 ( 312 )   PDF (592KB) ( 1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雷达在海面下视工作时,较强的海杂波信号会严重影响雷达的目标检测和分析能力。由于海杂波对于不同用途的雷达所表现出的特征可能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只有分析并掌握海杂波对雷达的影响特征,才能设计出合适的信号处理方法,并预测出雷达的检测性能。基于雷达的海面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海杂波反射系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计算海杂波回波信号强度的方法。通过对比理论海杂波计算结果与雷达的实测海杂波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早期预警信息解算方法探究
    汪东海, 周智亮, 刘伯阳, 田志宇
    2020, 48(3):  86-91.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4
    摘要 ( 261 )   PDF (915KB) ( 10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早期预警雷达跟踪数据可以提取早期预警信息以及处理方法仍不明确,提出早期预警信息可以包含的要素,并根据要素的特性给出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在导弹武器试验中得到了初步检验,为日后进一步积累数据处理经验,及对预警系统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集群式侦察探测防御系统
    孙韬, 王俊达, 王睦深, 孟春考, 祝月
    2020, 48(3):  92-98.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5
    摘要 ( 277 )   PDF (7270KB) ( 8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军事侦察防御及民用灾区救援探测等场合的集群式侦察探测防御系统。立方单元是系统硬件核心,单元系统内集成了携带多种传感器载荷的固定翼无人机、四旋翼无人机、无人车等子系统,并对平台及子系统进行了设计。设定系统工作背景,设计系统使用功能,设定系统工作流程。设计一种四级通信网络,实现系统模块间的信息交融、系统和系统间的协同通信以及系统同外界的信息交换功能;为实现侦察探测和防御任务,设计一种三级指挥控制网络,实现对任务执行智能协同管理、相关的数据处理、任务执行控制等功能。本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探测侦察和区域通信中继的功能,在民用灾区救援和军事战区侦察防御都可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对抗侦察卫星对警戒雷达侦察效能分析
    付本龙, 宗思光
    2020, 48(3):  99-103.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6
    摘要 ( 443 )   PDF (763KB) ( 1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子对抗侦察卫星对海上搜索警戒雷达的电磁信号侦察有其独特优势,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卫星的重访周期、覆盖范围等方面,缺少卫星对信号侦察能力的定量分析。通过分析舰船雷达信号在空间的功率密度分布,构建了电子对抗侦察卫星对海上搜索警戒雷达的侦察模型,将三型典型海上搜索警戒雷达的相关数据带入模型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持续侦察时间,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仿真技术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雷达组网优化布站中的应用
    马艳艳, 金宏斌, 李浩, 张辉
    2020, 48(3):  104-112.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0.03.017
    摘要 ( 285 )   PDF (12159KB) ( 1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雷达组网优化布站问题,通过分析雷达组网探测性能指标,建立了优化布站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融入自适应反向学习机制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并应用于雷达组网布站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加权值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各性能指标对雷达网探测能力的影响,得出了各情形下的最优布站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得到的布站方案相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要更优,从而验证了布站模型的可行性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