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美国KEI导弹发展研究及性能分析
    张旭, 曾鹏, 魏明英, 李旭, 薛建恒, 王超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31-3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5
    摘要1774)   HTML115)    PDF (2079KB)(995)   

    动能拦截弹(kinetic energy interceptor,KEI)主要用于拦截在助推段、上升段以及中段飞行的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具有高速、高加速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和建模仿真,对KEI导弹的总体参数、气动参数、动力参数进行了反设计和研究,并对KEI导弹的飞行性能和拦截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KEI导弹能够在约60 s内加速至6 km/s,并对典型目标具备在助推段/上升段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对国内拦截武器的发展和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性能研究与作战分析
    赵佳钏, 姚张奕, 陈国良, 李博雅, 金天燚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2): 19-2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2.002
    摘要1759)   HTML29)    PDF (2463KB)(319)   

    对以色列“铁穹”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在简要介绍“铁穹”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塔米尔”(Tamir)导弹的总体方案、气动特性、探测制导及战斗部设计方案。并对“铁穹”系统部署以来的作战应用情况进行整理,通过对“铁穹”系统效能展开分析,对单营套“铁穹”系统面对火箭弹饱和攻击的拦截能力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铁穹”系统的发展路径对国外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电子信息装备数字化研发方法
    吴久涛, 吴志乾, 羊超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25-3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4
    摘要1297)   HTML72)    PDF (1256KB)(413)   

    从外部挑战、内部要求、技术趋势等方面分析了装备数字化的军事需求,深入阐述了装备数字化的概念内涵、本质优势与赋能机理,提出了装备数字化建设的一般方法。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分析其数字化特点、难点与现状。针对电子信息装备数字化难点、差距,总结了一般化的实施途径,为行业内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反无人机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岳江锋, 谢京华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9-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2
    摘要1089)   HTML101)    PDF (1124KB)(670)   

    反无人机作战中涉及的手段丰富、装备复杂,需考虑的因素众多,致使对防御作战方案的综合评估及优化存在较大难度。鉴此,基于层次分析法开展的作战方案综合评估,在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等三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研和打分,构造判断矩阵,全面评估各级指标的权重向量,进而推算出各底层指标相对顶层目标的影响权重。在此基础上,借助军事仿真的手段得出底层指标的模拟值,结合其对应的影响权重,即可在不同作战方案间进行无量纲的对比评估,解决了由可测度较高的指标推导作战方案总体评估结论的难题,同时还可更好地发现对提升作战效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及为高效优化作战方案找出更为现实可行的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蜂群作战的启发式目标分配方法
    魏喜庆, 杜厦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47-5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7
    摘要1082)   HTML52)    PDF (444KB)(250)   

    由于低成本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蜂群作战正在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随着蜂群规模的增加,高效的目标分配算法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了提高目标分配的计算效率,利用目标集群的剩余价值作为优化目标,使用贪婪算法分步选取局部最优解,最终获取目标分配的近似全局最优解。通过对典型目标分配问题的仿真,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嵌入式粒子群算法的目标航迹模拟方法
    马艳艳, 林强, 牛闯, 杨海达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51-6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7
    摘要1078)   HTML53)    PDF (2388KB)(310)   

    针对雷达运动目标轨迹模拟逼真度和普遍适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粒子群算法的目标航迹模拟方法。分析了无人机模拟运动目标航迹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无人机和模拟目标之间的运动模型和耦合关系,确定了耦合因子和控制量。分析了目标运动轨迹模拟的约束条件,并结合无人机性能和能耗等因素给出了目标优化适应度函数,建立了目标航迹模拟的最优控制模型。为提高模型解算的精确度和实用性,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嵌入到模型求解中,实现了对目标航迹的有效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现运动目标轨迹模拟具有广泛适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高超声速飞行器积分滑模自抗扰控制研究
    唐伟强, 甲成超, 石文科, 许天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40-5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6
    摘要1032)   HTML58)    PDF (1316KB)(49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自抗扰控制与积分滑模控制结合的跟踪策略。通过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的分析,将其转变为速度子系统和高度子系统,其中速度子系统是典型的一阶系统,高度子系统则由高度环、航迹角环、俯仰角环组成。采用跟踪微分器安排系统的过渡过程,使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总扰动进行估计。设计积分滑模控制律代替自抗扰控制中的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跟踪控制策略对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与传统滑模自抗扰控制相比,其在调节时间、跟踪精度和控制信号平滑性方面更有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高超声速导弹爬升段多目标多自由度轨迹优化
    严苏豫, 明超, 王晓鸣, 位志华, 杨凯源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52-6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8
    摘要1026)   HTML48)    PDF (1778KB)(210)   

    为解决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在爬升段更真实地反映其动力学特点以及满足多优化指标需求的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多自由度的轨迹优化设计方法。在过载和动压等多约束条件下,运用加权求和法设计双优化目标,采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爬升段弹道进行了综合优化设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同时考虑最小爬升时间和最少燃料消耗的综合优化问题,多自由度设计也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爬升段的动力学特点。为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轨迹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某多燃气发生器动力系统内弹道设计
    何小英, 林言中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41-4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6
    摘要1010)   HTML47)    PDF (758KB)(108)   

    针对采用多燃气发生器的弹射动力系统,按照常规的内弹道求解方法,需要根据经验对燃气发生器的设计参数、发生器的个数和点火时序进行多次调试,才能使导弹出筒速度等内弹道参数满足指标要求。一旦发生器参数初值设置不当,就会导致优化求解失败。建立了一种以导弹出筒速度等内弹道指标作为输入条件的反推计算方法,逐步递推出满足要求的多燃气发生器个数、流量、点火时序等,最终得到合适的多燃气发生器装药参数和结构参数。使用Matlab编程并求解,对不同个数燃气发生器组合的发射工况进行了内弹道仿真试验。以此方法得到多燃气发生器参数后,可以作为后续多燃气发生器内弹道优化的输入,该计算方法有利于多燃气发生器发射动力系统的内弹道初始设计。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张鹏, 冯柯, 赵凯, 宫建成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24-3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4
    摘要1007)   HTML76)    PDF (1293KB)(272)   

    防空体系网络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适应反空袭作战、应对空天威胁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和新作战理论推动和牵引的需要,是适应体系智能化、网络化作战的必然选择。作为评判防空作战胜负的关键依据,如何对新模式下的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进行评估已经成为迫切任务。通过总结当前领域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现状,阐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空体系网络化作战趋势,提出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由“简单和”转变为“涌现和”,由“单一结果”转变为“结果云”,由“指标树”转变为“指标网”,为后续具有显著网络化特征的复杂防空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梯度模糊TOPSIS导弹目标的威胁评估
    许有玺, 赫健, 陈雪波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33-4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5
    摘要947)   HTML59)    PDF (784KB)(131)   

    针对导弹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模糊的TOPSIS导弹目标威胁评估算法。利用TOPSIS方法计算权重值并结合梯度模糊计算的模糊矩阵,得到目标威胁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可解决各因素数据指标量级差异过大而引起的权重值偏差过大或过小等问题。典型案例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克服了权重值差异性问题,有效提升了导弹目标威胁评估的可信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一种非对称相依指控网络负载级联失效模型
    岳地久, 李建华, 张杰勇, 陈飞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61-7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9
    摘要939)   HTML42)    PDF (1544KB)(91)   

    为探究指控网络遭受节点攻击时失效扩散的连锁反应过程,在非对称相依指控网络模型基础上,以节点综合重要度定义初始负载,运用容量-负载非线性模型计算节点容量,针对指控网络物理层和逻辑层各自特点,分别提出失效节点容量择优分配策略和非均匀负载可调重分配策略,构建了适于指控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了各关键参数对指控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容量裕度差异化参数与指控网络级联失效规模正相关,节点过载参数、负载分配系数与指控网络级联失效规模负相关;面对攻击,指控网络渗流失效、相依失效和过载失效相互叠加,网络更加脆弱;对比已有模型,所建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级联失效传播,提高网络抗毁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平行战场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高慧芳, 谷国贤, 侯青剑, 周妍, 王亮亮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2): 82-9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2.009
    摘要916)   HTML11)    PDF (1436KB)(187)   

    面向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建立数字平行战场系统,对分析实际战场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平行系统、数字孪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执行的ACP方法,提出了数字平行战场系统的构建思路,从战场实体、服务、孪生数据以及孪生体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战场的构建过程,同时,分析了实际战场和人工战场的平行执行流程。所提方法可以为指挥员更快和更准地设计作战方案、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作战协同、指挥控制战局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警装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杨丽萍, 方其庆, 胡亚慧, 谷成刚, 汪会敏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61-72.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8
    摘要889)   HTML49)    PDF (2932KB)(304)   

    为了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内在关联价值,全面准确地构建预警装备领域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警装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该方法以典型非结构化文本资料为研究对象,构建预警装备领域知识图谱本体和专业词典,以驱动分词得到包含6 468个实体样本和11 216条关系样本的预警装备知识数据集。基于融合多种深度学习模型的知识抽取方法进行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预警装备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实体识别模型F1值达到91.54%,关系抽取模型F1值达到91.05%。将提取的实体关系三元组存储在Neo4j图数据库中,进一步构建了由14种实体和22种关系组成的预警装备领域知识图谱并实现可视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陆军合成作战单元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战斗效率评估
    范纪松, 童昱瑶, 高俊, 田成祥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17-2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3
    摘要884)   HTML57)    PDF (1389KB)(463)   

    陆军合成作战单元是遂行体系作战行动的最小战术单位,能否有效地对其战斗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是作战问题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着力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生产效率指数(Malmquist)在作战单元战斗效率评估方面的运用,构建了作战单元的数据包络分析生产效率指数(DEA-Malmquist)评估模型,并利用Malmquist指数评估的动态、简洁的优势,针对不同作战单元在若干个作战阶段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静态的效率评估和动态的指数变化分析。其分析评估过程、方法和结论,能够为合成作战单元的构建和运用,Malmquist的军事运用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磁环境复杂度计算与评估
    马艳艳, 林强, 李旭辉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17-2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3
    摘要807)   HTML68)    PDF (2304KB)(188)   

    针对电子设备工作时面临的电磁环境复杂度量化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分析了与电磁环境复杂度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复杂度评估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评估电磁环境复杂度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每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电磁环境复杂度定量表现形式。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决策理论的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模型。通过仿真实例直观展现特定区域内的电磁环境复杂度。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复杂电磁环境提供了一种清晰明了的评估与计算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TDOA目标模拟信号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系统
    吕强, 王景国, 钟珲, 梁悦川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73-7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9
    摘要763)   HTML36)    PDF (1256KB)(159)   

    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目标模拟系统中,采用微波光子链路传输包含精确TDOA信息的多路多频段目标模拟信号,为保证TDOA信息的精度足够高,需要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从特定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一种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方法,通过专用延时测量芯片实现传输延时高分辨率、高精度测量,通过延时测量信号和目标模拟信号分时占用单根光纤的相同光传输波道,实现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和目标模拟信号传输分时工作,从机理上满足了精确测量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所需硬件条件。 试验结果 表明该方法可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测量误差小于1 ns,比传感器的TDOA测量精度高一个数量级,满足系统对光子链路传输延时的测量精度要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天基信息支援在超远程防空作战中的应用研究
    刘科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6): 9-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6.002
    摘要757)   HTML94)    PDF (843KB)(407)   

    超远程防空致力于将来袭目标拒止于千里以外,需要打击链、指控链、情报链“三链”之间的密切配合。针对超远程防空这一改变战争规则的创新战法,剖析了打击链、指控链和情报链的各个过程,提出了天基信息直接支援模式,研究了天基信息直接支援在超远程防空作战中的应用,对天基信息直接支援如何赋能打击链、指控链和情报链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未来超远程防空作战信息支持系统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基于SEM的末端防御装备体系结构贡献率评估
    孟宪良, 张搏, 张明亮, 王金, 孟乐, 薛明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5): 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5.001
    摘要756)   HTML669)    PDF (837KB)(994)   

    针对装备体系结构贡献率评估概念不清晰,评估方法研究较少等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基于结构的装备体系贡献率内涵及其应用场景,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构建了装备体系结构贡献率评估模型,分析了结构贡献率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方法。以末端防御装备体系为例,通过装备体系结构贡献率评估得到不同打击拦截装备的组合方案能力排序,可为末端防御装备编配及作战运用提供理论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一种基于NSGAⅡ多目标优化的防空武器部署方法
    黄晨晨, 李苏杭, 高子龙, 程跃兵, 赵子宁
    现代防御技术    2025, 53 (1): 45-5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5.01.005
    摘要725)   HTML9)    PDF (1031KB)(182)   

    传统的防空武器部署方法主要考虑的是给定态势下的优化模型,难以适应实际作战中全空域、多层次、多路径的空袭模式。针对多个守卫目标以及多种防空武器组成的防御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将掩护能力与突防概率作为2个目标函数,引入战斗队形、地形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可以合理地度量区域防空作战部署的优劣,解决在一定情况下防空武器的优化部署问题。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掩护能力并提升特定空情拦截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