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UKF的大气层外飞行器光学卫星跟踪滤波方法
    唐毓燕, 江涌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5): 1-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5.001
    摘要11550)   HTML10300)    PDF (1325KB)(1036)   

    结合飞行器技术与探测跟踪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飞行器星座探测跟踪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UKF的大气层外飞行器光学卫星跟踪滤波方法,解决了合理观测距离情况下对大气层外飞行器光学卫星高精度跟踪与30 s内速度估计误差快速收敛问题,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相较于EKF滤波一定程度的优越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杀伤链与杀伤网解析
    唐毓燕, 李芳芳, 张振宇, 李蕾, 李陟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1
    摘要10187)   HTML9266)    PDF (6860KB)(2641)   

    根据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情况及杀伤链、杀伤网作战概念,结合美国陆基中段防御朝鲜来袭洲际弹道导弹典型用例,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杀伤链中信息链、时间链、能量链、识别链、精度链5条子链的内涵与闭合性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典型用例剖析了美国本土与海外战区弹道导弹防御杀伤网,分析了其综合防御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可拓云的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张耀龙, 阮拥军, 赵陆昊, 黄义松, 郭宇荣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86-9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11
    摘要9097)   HTML294)    PDF (1568KB)(739)   

    针对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实际,考虑评估中指标等级标准区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拓云的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对合成旅装备保障任务的系统分析,构建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赋权方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物元模型兼顾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优点以及云评估模型不确定性推理的特点,构建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可拓云模型,并给出了评估结果的置信度信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跨域分布式防御作战及关键技术研究
    张文杰, 郭峰, 高谦, 王世凯, 李启, 钟少康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1-1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2
    摘要7705)   HTML694)    PDF (741KB)(2241)   

    随着信息化装备的高速发展,作战样式也在不断变化与进步,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作战将成为必然。空中作战平台具有机动性能好、视野广阔、态势感知能力强等优势,而地面防御装备具有部署隐蔽、火力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采用空中与地面分布式协同的方式,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各军兵种装备利用率,实现更大的作战效能。未来空地协同作战将呈现“立体统一、空地协同、一域多分”等特点,针对未来战场特点,提出了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作战的必要性,给出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特点,剖析了当前防御作战架构的不足,并对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发展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面向实兵交战训练的时间统一技术研究
    候梦清, 华思亮, 周九州, 郝嘉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7-2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3
    摘要7331)   HTML502)    PDF (1838KB)(939)   

    实兵交战训练是以参训装备为基础平台,模拟武器攻击、命中毁伤过程的实战化军事训练,其本质是多平台分布式实时仿真,时间统一是其首要基础。针对实兵交战训练时间统一需求,充分考虑训练运行流程、信息传输情况,以及参训平台时间基础,开展时间统一技术研究;主要从参训平台时间同步与训练信息时间对齐2个层面进行时间统一设计,并周期进行时间一致性校验以增强鲁棒性,从而形成实兵交战训练应用层时间统一技术方案,高可靠满足实兵交战训练全流程时间统一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发展概况与防御体系研究
    李宏宇, 尹童, 敦晓彪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6):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6.001
    摘要6995)   HTML8541)    PDF (921KB)(2705)   

    俄罗斯首次使用“匕首”高超声速武器在实战中摧毁了乌克兰一处大型地下仓库,使得世界各国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重视程度和紧迫感日益增强;高超声速武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飞行轨迹预测难等优势,使得传统导弹防御体系“一夜瘫痪”。随着世界各国加快高超声速技术武器化,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也在同步开展建设。针对国外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问题,深入分析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现状以及美俄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概况,并且梳理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推动先进防御技术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改进ADC模型光电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宋振之, 韩道文, 鲍俊臣, 黄朝阳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26-3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4
    摘要6976)   HTML483)    PDF (757KB)(1185)   

    为了使光电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更接近实战,根据光电对抗系统的特点,在传统的ADC模型上考虑了战术运用和人员操作对作战效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型ADC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相比传统的ADC模型更贴近作战实际。改进后的模型可为光电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云环境条件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研究
    姜相争, 李凯, 李贵茹, 赵张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35-4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5
    摘要6944)   HTML441)    PDF (780KB)(796)   

    随着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军事智能决策已发展成为能够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环节。在介绍基于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在云环境下,通过采取并行结构模式,将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集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并对该新型决策支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推理过程进行了分析,为军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典型角反射器单/双基地RCS特性对比分析
    赵锋, 邱梦奇, 艾小锋, 徐志明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50-5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7
    摘要6754)   HTML407)    PDF (3112KB)(1617)   

    角反射器在舰船目标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对抗角反射器干扰是当前的研究难题。以典型八面体角反射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磁计算和暗室测量对比分析了单个角反射器、角反射器阵列单/双基地RCS(radar cross section)空域、极化域分布特性以及统计特性,揭示了双基地雷达与角反射器之间的几何关系对角反射器RCS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范围双基地角条件下,八面体角反射器双基地RCS远小于单基地RCS,均值相差约30 dB。适当部署双基地雷达可有效降低角反射器干扰影响,对双基地雷达抗角反射器干扰有参考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外舰载武器系统中的应用浅析
    张进, 徐国亮, 郭浩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42-49.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6
    摘要6533)   HTML423)    PDF (780KB)(1425)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等领域,并取得了相关突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舰载武器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情况缺乏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在充分调研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舰载武器系统中探测识别、指挥控制及火力打击等功能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性地提出见解。最后,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舰载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面向售后保障的导弹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研究
    黄海金, 季焓, 刘骁佳, 杨波, 王宁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75-85.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10
    摘要6498)   HTML342)    PDF (3068KB)(651)   

    随着战争向信息化、体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部队用户对导弹装备保障的需求从事后维修、定期维护向视情维修和智能保障转变,对导弹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导弹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面向导弹装备保障的系统总体架构、面向军厂复杂应用场景的系统物理架构和基于微服务的系统软件技术架构,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开展了系统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完成了面向试点型号的系统阶段性建设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可为其他型号装备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人工智能防御技术研究与启示
    赵擎天, 李立伟, 陈鑫, 侯立志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55-6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7
    摘要6391)   HTML359)    PDF (1406KB)(1732)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战争形态不断演进。为应对智能化战争带来的挑战,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地位作用,讨论了在军事领域开展人工智能防御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从“硬打击”和“软打击”2个角度,给出了防御反制人工智能武器系统的技术方法和AI安全防御架构;重点分析了污染打击、逆向打击、后门打击和对抗打击的技术原理;最后,从顶层设计、应用审查、数据治理、基础研究、指挥艺术和人机混合智能6个方面给出了加强人工智能防御技术研究的措施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一种巡逻执勤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岳磊, 袁建虎, 杨柳, 吕婷婷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67-7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9
    摘要6252)   HTML344)    PDF (2410KB)(588)   

    巡逻执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安全维稳行动,但是巡逻环境复杂、目标多样、检测难度大的问题十分突出,所以如何准确、实时检测巡逻执勤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提升对巡逻执勤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基于YOLOv5算法进行改进。为抑制巡逻环境带来的干扰,结合ECA-Net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提高被检测目标显著性;同时为保证较好的实时性及多尺度目标检测能力,引入BiFPN网络结构。将改进算法与原始算法进行比较,mAP提升3.51%;与4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较好地降低巡逻执勤目标检测因检测相似、尺度多样、光照干扰等问题带来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在巡逻执勤目标检测任务中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一种基于关联脉冲对的动态直方图分选算法
    左峰, 曹兰英, 杨健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59-66.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8
    摘要6226)   HTML355)    PDF (1286KB)(688)   

    针对现有分选算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准确性与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脉冲对的动态直方图分选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到达时间差进行固定箱长统计,将高于检测门限的相邻箱进行合并,得到动态直方图统计结果,估计出潜在PRI(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对潜在PRI对应的关联脉冲对进行分析,剔除虚假PRI并估计出真实PRI的抖动量。最后,再依据PRI参数完成脉冲序列搜索,实现对雷达信号的分选。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较低的到达时间差级数条件下,对多部复杂PRI调制信号的分选准确率达到95%,能够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信号进行有效分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考虑不确定性的低空无人机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王文涛, 甘旭升, 吴亚荣, 任谨慎, 王翠香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5): 14-21.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5.003
    摘要6169)   HTML404)    PDF (3463KB)(1436)   

    针对低空空域环境复杂,无人机运行风险无法进行量化的现状,提出考虑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的低空无人机运行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无人机下降过程中的受力模型,推导出无人机突发故障的坠落影响区域;考虑无人机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利用Monte-Carlo方法确定无人机坠落点分布,计算出坠落的影响面积,从而得出系统风险值;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风险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能够对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实时安全评估,保证无人机在低空空域内安全运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无人潜航器作战运用模式及关键技术
    孙盛智, 苗壮, 李杨, 罗云, 郑卫娟, 盛碧琦
    现代防御技术    2022, 50 (5): 8-13.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2.05.002
    摘要6100)   HTML512)    PDF (1155KB)(1781)   

    随着无人潜航器技术的逐步成熟,研究其在现代水下作战中的运用,是完善未来水下作战理论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无人潜航器实现隐蔽跟踪、发动突然袭击和迷惑敌方攻击的作战需求,从提升水下作战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无人潜航器被动集中式、半主动分布式和驻地分布式3种作战运用模式。为适应未来水下高强度作战节奏,提出无人潜航器深潜通信、自主控制和水下布放与回收等关键技术,为无人潜航器水下作战理论发展提供重要现实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PACA的复杂空中目标战术意图识别方法
    宋晓程, 冯舒婷, 姜涛, 李陟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48-54.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6
    摘要6015)   HTML348)    PDF (799KB)(1484)   

    针对战场中空中目标航迹动态性、时序变化性及意图多样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端到端类属属性学习的识别方法,作为智能多意图识别模型的基本框架。融合目标航迹中的时序特征及属性特点,通过压缩及修正预处理统一输入编码信息,封装专家的知识经验为标签,学习指挥员战时情况判断的思维方式,消除其隐蔽性、欺骗性和对抗性所带来的干扰因素,得出特定目标的复杂战术意图。通过仿真实验,采用常用多分类评价体系分析端到端训练方式对结果的影响,以及与相关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算法针对多意图识别更具有效性和参考价值,可用于支撑作战筹划系统建立非合作目标与保卫要地的关联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AHP和集对分析的自适应伪装系统综合评级
    杨鑫, 许卫东, 刘朝畅, 贾其, 郝有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2): 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2.013
    摘要5959)   HTML134)    PDF (757KB)(523)   

    为了全面评价自适应伪装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了集对分析法的3级模型,并构建各层级指标的联系度算法和综合置信度的等级确定方法。从技术指标、勤务指标、环境指标和维护指标4个方面细化了2个层级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各指标归一化方法。依据自适应伪装系统适应背景的实时性提出划分准则,构建各指标等级区间。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得到2个层级指标的权重。提供的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为自适应伪装系统的应用定位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弹药安全性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刘国亮, 焦纲领, 马营, 胡杰, 师维江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 (1): 107-118.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13
    摘要5958)   HTML263)    PDF (1588KB)(2708)   

    针对弹药自身受到敌方攻击或操作不当发生意外时的安全事故以及高价值武器平台弹药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大量资料调研,在总结和分析西方军事强国弹药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考核试验类型以及国内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详细给出了被试弹药进行跌落、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快速烤燃、慢速烤燃、殉爆、射流冲击、制动冲脱8种弹药安全性的试验考核方法,并对弹药受到刺激后的反应类型、反应等级给出了相应的考核评定方法,对我国弹药安全性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反潜作战制胜机理分析及对抗模式研究
    白卓, 张邦楚, 朱威禹, 杨朋坤, 梁毅雍
    现代防御技术    2024, 52 (3): 36-47.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4.03.005
    摘要5878)   HTML368)    PDF (3404KB)(2231)   

    针对现有反潜作战存在指挥关系不清晰、信息流向不明确、处置手段单一等问题,从物理域、信息域、智能域3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反潜作战制胜机理及对抗模式。基于动态变化的OODA(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作战环理论,结合反潜装备和作战样式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进行了有人-无人协同反潜作战概念设计,并总结出智能域反潜作战的关键技术需求,为未来低成本、高效反潜作战发展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